鄱阳湖水位是以什么为标准
鄱阳湖多年平均水位为12.86米,最高水位为1998年7月31日的22.59米,最低水位为1963年2月6日的5.90米(湖口水文站,吴淞基面)。年内水位变幅在9.79~15.36米,绝对水位变幅达16.69米。随水量变化,鄱阳湖水位升降幅度较大,具有天然调蓄洪的功能。由于水位变幅大,所以湖泊面积变化也大。汛期水位上升,湖面陡增,水面辽阔;枯期水位下降,洲滩裸露,水流归槽,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曲折的水道。具有“枯水一线,洪水一片”的自然景观。
鄱阳湖水位重回8米线以上
1、鄱阳湖水位突破关键线! 截至7月15日,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回升至8.01米,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重返8米线以上,此前,受持续干旱影响,鄱阳湖水位曾跌破6米,创历史同期最低。
2、降水+人工调度“双管齐下”。 水位回升主要得益于近期长江流域强降雨和水利工程联合调度,6月以来,江西全省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偏多近四成,三峡水库等水利枢纽加大下泄流量,有效补充了鄱阳湖水量。
3、生态危机暂时缓解。 此前低水位导致湖区鱼类产卵场萎缩、江豚栖息地减少,越冬候鸟食物链断裂,水位回升后,浅滩湿地重现,为候鸟迁徙季提供了重要保障,沉水植物也开始恢复生长。
4、民生经济迎转机。 湖区农业灌溉用水压力减轻,早稻保收概率提升;赣江、信江等通航河道水深增加,千吨级货船恢复通行,物流成本下降约30%,不过专家提醒,“水位过山车”可能成常态,需加强流域协同应对能力。
相关问题解答
根据你给的标题,我结合网上资料整理了几个接地气的问答,用聊天式口吻写出来啦:
1、“鄱阳湖水位8米线是啥概念?蹲个通俗解释!”
我查了资料,这个“8米线”指的是鄱阳湖星子站的警戒水位(实际是8.5米左右),简单说就是:水位超过这条线,湖边的堤坝、农田啥的可能有危险,现在水位回涨到8米以上,说明旱情缓解了,但还没到要防汛的程度,属于“安全但得盯着”的状态。
2、“水位标准为啥老用星子站的数据?别的点不算数吗?”
星子站就像鄱阳湖的“体检报告单”!它是国家基本水文站,位置刚好在湖中间,数据最能代表整体情况,其他站点也会测,但对外通报水位时,大家默认以星子站为准——就像报气温总拿气象局数据一样~
3、“水位涨回8米以上,是不是不用愁干旱了?”
短期算好消息,但别太乐观!去年旱到湖底能开车,现在虽然涨了点,但和往年同期比还是偏低,而且鄱阳湖“脾气”大,雨季一来可能猛涨,旱季又嗖嗖掉,关键得看后续降雨,渔民和农民叔叔们估计还在搓手观望呢!
4、“普通游客现在去鄱阳湖能看见啥?水位影响观鸟吗?”
水位回升后,湿地面积大了,冬候鸟(比如白鹤)的干饭地盘也多了!但想看成群候鸟建议再等等,11月到明年2月才是最佳观鸟季,现在去的话,可能看到部分提前来的“先头部队”,顺便欣赏“水落滩出”的草原景观(水位低时露出的湖床长草了,神奇吧?)。
(如果需要更专业的数据或增减问题,随时喊我改哈~)
本文来自作者[妙芙]投稿,不代表阔芬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hsyyx.cn/jyan/202504-1120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阔芬号的签约作者“妙芙”
本文概览:鄱阳湖水位是以什么为标准鄱阳湖多年平均水位为12.86米,最高水位为1998年7月31日的22.59米,最低水位为1963年2月6日的5.90米(湖口水文站,吴淞基面)。年内水...
文章不错《鄱阳湖水位是以什么为标准 鄱阳湖水位重回8米线以上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