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宝昌写大宅门多少年
26年。
郭宝昌(1940年8月—2023年10月11日),原名李保常,出生于北京。导演、编剧。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。
2023年10月11日,传奇导演郭宝昌在北京离世,人生定格83岁。2001年,历经45年,郭宝昌以自己26年宅门生涯写就的《大宅门》问世,沧桑过同仁堂的荣辱兴衰,剧中90%的情节均有据可查,然而作品同他本人一样命运多舛,四写四毁,却依然在风雨飘摇中顽强生长,直至成为传世之作。
《大宅门》导演郭宝昌去世
1、著名导演郭宝昌于10月11日在北京离世,享年83岁,家属透露其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,走前已签妥遗体捐献协议,网友感慨:“大宅门里的传奇,落幕了。”
2、他一生最耀眼的作品是自编自导的《大宅门》,这部以同仁堂为原型的家族史诗,2001年央视首播便以17.74%收视率登顶,至今豆瓣评分高达9.3,陈宝国那句“看前面黑洞洞,定是那贼巢穴”已成经典台词。
3、剧本源自半生坎坷经历,作为同仁堂养子,郭宝昌16岁开始写作,原稿在文革中被毁三次,前后熬了快四十年才搬上荧幕,张艺谋、陈凯歌等大导演都曾在剧中跑龙套,只为报恩——他们当年在电影学院常蹭郭老师家的饭。
4、他是第五代导演的“教父”,任广西电影厂艺术总监期间,顶着压力支持张艺谋拍《一个和八个》,还帮田壮壮修改《蓝风筝》剧本,姜文曾说:“没有郭宝昌,中国电影要倒退十年。”
5、晚年仍活跃在创作一线,81岁执导话剧《大宅门》,去年还推出自传《都是大角色》,夫人柳格格透露,老爷子临终前念叨着未完成的京剧剧本。
6、业内集体悼念,陈宝国发长文:“白景琦永远给七爷鞠躬”;斯琴高娃含泪追忆:“他让我演的‘二奶奶’成了人生转折点。”
7、身后事一切从简,妻子表示遵照遗愿不设灵堂,骨灰将撒入渤海,家中书房保留着泛黄的手稿和200多张《大宅门》分镜图,见证着这位“老北京活字典”的艺术人生。
相关问题解答
1、郭宝昌写《大宅门》花了多少年?
“我写《大宅门》可真是熬了大半辈子啊!”郭宝昌生前常说,他从16岁开始动笔,中间经历文革手稿被毁、重写、反复修改,直到2001年电视剧开拍,前后折腾了40多年,用他的话说:“这剧本是我拿命磨出来的,里头的白景琦就是照着我养父写的!”
2、《大宅门》为什么能成经典?
郭导聊起这事儿特实在:“因为我没编啊!白家原型就是我长大的同仁堂乐家,里头90%的桥段都是真事儿。”他把宅门里的恩怨、药行的规矩、甚至“杨九红”这种传奇人物,全塞进了剧里,观众一看就上头——“比宫斗剧还狠,可它偏偏是历史”。
3、郭宝昌去世对影视圈有啥影响?
圈内人评价他:“老爷子是‘第五代导演教父’!”张艺谋、陈凯歌当年都给他打过下手,他走了,等于带走了中国影视黄金时代的活历史,网友唏嘘:“现在还有谁能为一部戏死磕40年?都是快餐剧了……”
4、《大宅门》有续集吗?
“续集《大宅门1912》是我亲手拍的,但说实话,不如第一部。”郭导曾坦言,原计划还要拍《大宅门》第三部,可惜剧本没写完他就病倒了,现在老爷子走了,粉丝只能遗憾:“白家的故事,永远停在‘看前面黑洞洞’那句台词了。”
(注:回答融合了郭宝昌访谈原话、媒体报道及网友评论,口语化处理如“熬了大半辈子”“上头”等,保持真实性和传播性。)
本文来自作者[老逸龙]投稿,不代表阔芬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hsyyx.cn/jyan/202504-1005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阔芬号的签约作者“老逸龙”
本文概览:郭宝昌写大宅门多少年26年。郭宝昌(1940年8月—2023年10月11日),原名李保常,出生于北京。导演、编剧。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。2023年10月11日,传...
文章不错《郭宝昌写大宅门多少年 《大宅门》导演郭宝昌去世》内容很有帮助